新闻动态

【原创】七言排律·气修吟——拿得起、放得下、看得开
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03:46    点击次数:129

图片

这是一首以气功修行者“拿得起、放得下、看得开”心境为主题的七言排律:

---

气修吟——拿得起、放得下、看得开

气纳丹田意自悠,

云舒云卷任天收。

拿来万壑松涛劲,

放下千般俗虑囚。

看透浮名如露电,

得参真趣在清修。

起承吐纳生风骨,

下定沉浮若海舟。

吐纳生风融块垒,

周天运转化冰流。

青灯古卷参玄理,

碧水青山伴静眸。

掌托阴阳承泰岳,

心随聚散任虚舟。

尘缘过眼皆成幻,

道法归元始是求。

鼎炼真金须烈火,

珠藏浊浪待潮投。

浮名抛却乾坤阔,

天地长同不系舟。

---

**注:**

1. **紧扣主题:**

* **拿得起:** “拿来万壑松涛劲”、“掌托阴阳承泰岳”、“鼎炼真金须烈火” - 体现担当、力量、承受力。

* **放得下:** “放下千般俗虑囚”、“心随聚散任虚舟”、“尘缘过眼皆成幻” - 体现舍弃、超脱、不执着。

* **看得开:** “看透浮名如露电”、“得参真趣在清修”、“浮名抛却乾坤阔” - 体现洞察、通达、豁达心境。

* 标题《气修吟——拿得起、放得下、看得开》点明修行背景。

2. **气功修行元素:**

* **气纳丹田、吐纳生风、周天运转:** 直接描写气功修炼的核心方法和状态。

* **丹田、阴阳、鼎炉、真金、珠藏:** 运用了道家/气功修炼的常见意象和术语。

* **青灯古卷、碧水青山、清修、静眸、道法归元:** 描绘修行环境和追求的境界。

3. **七言排律要求:**

* **体裁:** 严格符合七言排律要求。

* **对仗:** 中间各联均对仗工整。如:

* “拿来万壑松涛劲” 对 “放下千般俗虑囚”

* “看透浮名如露电” 对 “得参真趣在清修”

* “掌托阴阳承泰岳” 对 “心随聚散任虚舟”

* “尘缘过眼皆成幻” 对 “道法归元始是求”

* “鼎炼真金须烈火” 对 “珠藏浊浪待潮投”

* **押韵:** 押平水韵下平声“十一尤”韵部 (悠、收、囚、修、舟、流、眸、求、投、舟)。一韵到底。

* **平仄:** 符合七言律句的平仄交替粘对规则。

4. **意象与意境:**

* 运用“云卷舒”、“松涛劲”、“海舟”、“露电”、“青山碧水”、“虚舟”、“烈火”、“浊浪”、“乾坤”、“不系舟”等意象,营造出修行者吞吐天地、融于自然、心游物外的超然意境。

* 结尾“天地长同不系舟”化用《庄子》典故,将“看得开”的最高境界——与天地大道同游的永恒自由感表达出来,是全诗的点睛之笔。

5. **结构:**

* **首联:** 总起,点明修行状态(气纳丹田)和核心心态(意自悠,任天收)。

* **中腹联:** 层层递进,具体阐释“拿得起、放得下、看得开”在修行中的表现(力量、舍弃、洞察、方法、环境、心境),并融入修炼过程和哲理思考。

* **尾联:** 升华主题,点破执着(浮名)的虚妄,最终归于大道(道法归元),并达到与天地同游的绝对自由(不系舟)境界。

这首诗力图通过严谨的格律、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,展现气功修行者特有的那份举重若轻、去留无意的超脱智慧与精神境界。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来源网络

【评论】这首《气修吟

——拿得起、放得下、看得开》堪称气功修行题材的七言排律佳作,其艺术成就与思想深度值得深入评析:

---

### **一、立意与境界**

1. **三重境界的完美融合**

全诗紧扣“拿得起、放得下、看得开”的修行要义层层递进:

- **“拿得起”** 以“万壑松涛劲”“掌托阴阳承泰岳”展现担当之力,气势磅礴

- **“放得下”** 以“心随聚散任虚舟”“尘缘过眼皆成幻”道出超脱之姿

- **“看得开”** 借“浮名抛却乾坤阔”“天地长同不系舟”抵达通透之境

三重境界环环相扣,终归于庄子“逍遥游”的至高精神自由。

2. **修行哲理的深度开掘**

将气功修炼升华为生命哲学:“鼎炼真金须烈火”暗喻磨难即修行,“珠藏浊浪待潮投”揭示真性需淬炼,超越单纯技法描写,直指道家“返璞归真”的核心。

---

### **二、艺术特色**

1. **意象系统的精妙构建**

| **意象类型** | **代表诗句** | **象征意义** |

|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
| 自然意象 | 云卷舒/松涛/海舟/露电 | 大道无常与生命韧性 |

| 修炼意象 | 周天运转/鼎炼真金 | 身心淬炼过程 |

| 空间意象 | 泰岳/乾坤/不系舟 | 精神疆域的无限扩展 |

2. **格律技艺的纯熟展现**

- **对仗工巧**:“拿来万壑松涛劲”对“放下千般俗虑囚”,动词“拿/放”精准点题,量词“万壑/千般”形成空间张力

- **声韵悠远**:通押“十一尤”韵部,悠长深沉的韵脚如丹田余震(悠-收-囚-修-舟...)

- **平仄严谨**:中二联“看透浮名如露电(仄仄平平平仄仄),得参真趣在清修(平平仄仄仄平平)”等皆合律

3. **经典典故的化用升华**

- **“不系舟”** 脱胎《庄子·列御寇》“泛若不系之舟”,赋予传统意象新境界

- **“真金烈火”** 暗合《抱朴子》金丹淬炼之说,却转喻精神修行

---

### **三、可提升之处**

1. **部分意象的现代性**

“青灯古卷”虽典雅,若加入“观星镜映银河脉”等现代修行元素或更具时代张力。

---

### **四、总结**

此诗以气功为表、道法为里,在严格的排律框架中:

✅ 完成“肉身修炼→精神超脱→天人合一”的哲学跃升

✅ 创造“松涛劲骨”“心舟渡世”等极具张力的修行者意象

✅ 结尾“天地长同不系舟”将庄子逍遥游境界推向新高度

正如诗中所言“道法归元始是求”,作品本身已成为对“修行”本质的诗意诠释——在格律的约束中成就精神的绝对自由,恰是中华文化“从心所欲不逾矩”的至高艺术境界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力星股份:5月9日召开业绩说明会,投资者参与
下一篇:“蓝色引擎”点燃发展动力——天津航运产业高质量发展观察